当前位置:首页>>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四员一律”进村居】亲兄弟矛盾巧化解,“新七尺”故事传佳话
时间:2023-04-18  作者:  新闻来源:本院 【字号: | |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古有张英礼让三尺显格局,今有无检调解高手暖民心。2023年4月11日,无为市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联合公安机关深入基层对凌某某故意伤害案现场式调解,并邀请犯罪嫌疑人凌某某律师双向说理,实质化参与调解,使“六尺巷”故事在无为检察院的调解下进行了新的演绎。

细致梳理案情坚持“无讼”理念

民间纠纷调为先,积怨已久成难题。2022年10月23日,因犯罪嫌疑人凌某某家挖下水道窨井事宜,凌某某妻子付某某与被害人妻子伍某某发生言语争吵,凌某某得知情况后赶回家中与被害人夫妻发生争吵,后双方互殴,等到几人停止打架后,凌某某起身捡起一块石头砸向被害人腰部,被害人肋骨骨折,经鉴定,被害人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当地村委、公安调解多次,但都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无为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受案后,办案人员通过村委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凌某某与被害人系亲兄弟,两家又是隔壁邻居,很久之前双方就因为农村琐碎小事一直累积矛盾,直至案发当天因为犯罪嫌疑人凌某某家挖下水道窨井事宜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办案人员在查清案件事实真相后,立即展开刑事和解工作。

“六尺巷”情理融入调解全过程

追根溯源浮陈怨,定纷止争于微末。案发后,双方当事人情绪较为激动,存在明显对抗情绪,办案人员采取“背对背”调解法,分别对犯罪嫌疑人凌某某和被害人进行沟通谈话,在个别调解过程中,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义正言辞讲清法理,对被害人循循善诱讲明事理,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因宅基地地界划分问题久积成怨,心结久久不能解开。办案人员以此为突破口,向双方当事人讲述古代张英宰相府邸与相邻吴姓宅院发生的“六尺巷”典故,感同身受讲透情理,告知双方应当拥有争利而失情,舍利而获情的豁达心境,大度做人,克己做事,被害人的情绪慢慢趋于平静,但犯罪嫌疑人凌某某仍然固执己见不肯调解。办案人员见此局面难以打开,立即调整思路,与公安机关一起来到案发地点,确定双方当事人宅基地地界,打开凌某某心结,最后双方当事人愿意面对面沟通调解。

“找钥匙开锁”啃下调解“硬骨头”

亲情护航稳情绪,找对钥匙开“心锁”。双方当事人来到当地村委会调解办公室面对面沟通后,被害人情绪经常出现反复,导致调解多次强制被中断,办案人员打破固有调解思维,跳出案件当事人的框框架架,深入群众听取意见,一句“老三儿子性情温和,要不要找老三儿子试试”犹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办案人员找到被害人的儿子做思想工作,明晰利弊。在被害人儿子的亲情感召下,办案人员将亲情升温,趁热打铁摆事实、讲道理、说后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入律师、村委双向融合情理法,使双方当事人回忆起昔日父母健在时的点滴兄弟情,认识到在生活中亲兄弟之间应当是互相帮衬、共赴美好生活的,由此,双方胸中郁结怨气慢慢消解,愿意各退一步。最后,两家签下调解协议,守望相助共续兄弟情。

孔子云:“不患贫而患不安”,老百姓打心底还是不喜欢“打官司”的,有时候吃点亏能息诉在另外某种角度也是一种福气。无为检察院坚持“无讼”理念,让司法温度和检察力量转化为人民的温暖和保障。世间事,退一步,则宽宽阔阔,汪国真先生说过:“不必向我述说春天,我的心里没有秋寒,不必像我解释色彩,我的眼里自有一片湛蓝,我叹世事多变换,世事望我却依然”。